秋冬如何预防三高加重?三招教您暖心过冬!

随着秋冬季来临,气温每降低1℃,血压平均上升1.3mmHg,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30%。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,更是三高人群面临的现实挑战。

为什么冬季三高容易加重?寒冷刺激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,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,心脏负荷加重。同时,为抵御寒冷,人们往往不自觉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,运动量减少,导致血糖、血脂波动加剧。

冬季三高管理需从饮食、运动和生活细节三方面入手,建立科学防护体系,方能安心过冬。

秋冬如何预防三高加重?三招教您暖心过冬!

01 智慧饮食:遵循“3-5-7原则”保暖又健康

冬季饮食不是简单进补,而是要根据三高人群的特殊需求进行调整。“3-5-7原则”是冬季饮食的核心:3高(高植物蛋白、高新鲜度、高纤维)、5低(低胆固醇、低脂肪、低盐、低糖和低酒精量)、7分饱(饭菜只吃七分饱)。

粗细搭配是关键。每天主食中粗粮应占1/3至1/2,如燕麦、黑米、薏米等。粗粮富含膳食纤维,能延缓脂肪和糖分吸收,帮助控制血糖血脂。将粗粮打成谷物浓浆更易吸收,如黑米+黑豆+黑芝麻的黑色组合,适合补肾强身。

选择白肉胜过红肉。鱼肉、鸡肉等白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对心血管更友好。烹饪时多采用蒸、煮、炖方式,少用油炸,控制油盐摄入量。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(一啤酒盖),食用油控制在25-30克(两小勺)。

增加蔬果摄入。冬季应季蔬菜如白菜、萝卜、芹菜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,能增强免疫力。水果选择柚子、苹果等低糖分品种,在两餐之间食用,避免血糖骤升。

 02 科学运动:选对时间方式,保暖护心脑

运动时间有讲究。冬季清晨气温低,血管收缩,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。最好选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气温较高时段运动,尤其是阳光充足时,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。

运动方式以和缓为佳。推荐散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。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出汗、不感到疲劳为宜。中老年人可从每天6000步起步,分2-3次完成,步频控制在80-120步/分钟。

热身运动必不可少。冬季寒冷,血管收缩,血液循环减慢,运动前需进行15-25分钟热身,如慢跑、伸展等,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再进行主要运动。

室内运动替代方案。遇严寒、雨雪天气,可选择室内活动,如爬楼梯、原地踏步、太极拳等。谷医堂提醒,三高人群运动应量力而行,运动中出现胸闷、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休息。

秋冬如何预防三高加重?三招教您暖心过冬!

03 生活细节:防寒保暖,心态平和助稳定

防寒保暖是首要。尤其要注意头部、手部、面部保暖,这些部位血管丰富,受寒冷刺激易引起血管收缩。外出时戴帽子、围巾、手套,避免用冷水洗脸洗手,减少寒冷刺激。

心态平和很重要。情绪波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,血压升高,增加心脏负担。保持乐观心态,遇事不急不躁,可通过听音乐、冥想、与亲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。

保证充足睡眠。冬季宜早睡晚起,保证充足睡眠。晚上11点前入睡有助于身体修复,维持内分泌稳定。睡前可用温水泡脚20分钟,按摩脚底涌泉穴,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睡眠质量。

定期监测,遵医嘱用药。冬季三高指标易波动,应加强监测,记录数据供医生参考。切勿自行调整药物,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季节变化优化用药方案。

健康过冬,预防胜于治疗。谷医堂健康专家强调,三高管理是长期过程,冬季尤其不能松懈。通过科学饮食、合理运动和良好生活习惯,完全可以将三高控制在稳定水平。

寒冬虽至,温暖可期。当我们用科学方法守护健康,便能安心享受冬日的美好与宁静。谷医堂愿与您一同携手,温暖过冬,健康相伴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谷医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news.jusekeji.com/yangsheng/yinshi/5999.html

(0)
上一篇 2025年10月13日 17:19:56
下一篇 2025年10月13日 17:26:28

相关推荐

  • 脾虚一般要调理多久?中医恢复周期分析

    脾虚调理非一日之功,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。谷医堂带您了解中医调理脾虚的时间规律,耐心守护中焦健康。脾虚是中医常见体质问题,调理时间因人而异。谷医堂指出,轻度脾虚通常需要1-3个月的调…

    2025年8月20日
  • 女性养生最好的方式是什么?做好这几点

    真正有效的养生,不是盲目跟风,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谷医堂带您了解女性养生的核心要点。女性养生是一门平衡艺术,需要从内而外全方位调理。谷医堂根据中医养生理念和现代健康观念,为…

    2025年8月20日
  • 秋冬吃山药有多好?真的健脾益肺吗?

    随着一阵阵秋风带来凉意,我们的身体也正式进入了需要精心呵护的秋冬季节。俗话说“秋冬进补,来年打虎”,但如何补得对、补得巧,却是一门学问。在众多养生食材中,山药以其平和温润的特性,成…

    2025年10月10日
  • 记性变差怕尴尬?健脑操提升反应力

    是否曾有过话到嘴边却突然忘记、出门总怀疑没锁门、见到熟人一时叫不出名字的瞬间?这些小小的“尴尬”时刻,往往是大脑向我们发出的提醒信号。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压力过大,不少人都感觉记忆力…

    2025年9月24日
  • ​​药食同源如何入菜?谷医堂教你健康食谱!

    厨房里的山药、枸杞、生姜、白扁豆,不仅是调味增香的食材,更是中华民族“药食同源”智慧的结晶。谷医堂精心推荐几款易于操作、性味平和的居家养生食谱,让健康调理融入日常烟火气。​​一、健…

    2025年7月22日
  • 出游走路怕掉队?强健腿脚的饮食之道

    阳光明媚,正是出游好时节。但一想到要走很多路,有些人就开始发怵,生怕自己腿脚乏力,成为队伍里那个总是需要大家等待的人。其实,强健的腿脚不仅靠日常锻炼,更与我们每天的饮食息息相关。通…

    2025年9月25日
  • 一碗黄芪汤如何补气?冬日御寒篇

    寒冬时节,冷风凛冽,不少人开始出现手脚冰凉、畏寒怕风、精神不振、容易感冒的情况。这不仅仅是天气寒冷的缘故,从传统养生文化的视角来看,很多时候是身体内部的“气”不足了。民间素有“常喝…

    2025年10月10日
  • 水果甜就不能吃?教您“挑糖”吃法!

    面对甜美的水果,很多关注血糖的人往往“望而却步”。其实,水果的甜度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对血糖的影响,掌握科学方法,同样可以享受健康与美味。 “这个水果这么甜,糖分肯定很高,我不敢吃………

    2025年10月13日
  • 您的补品真的吃对了吗?中医辨证进补指南请收好

   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进补来调养身体。然而,不少人发现,即使吃了昂贵的补品,效果却并不理想,有时甚至出现不适反应。究其原因,往往是忽视了中医”辨证施补…

    2025年9月20日
  • 天气一变就关节痛?教您天气预报式保暖

    每到季节转换或下雨前夕,许多人的关节就像精准的“天气预报器”,开始隐隐作痛:膝盖发僵、腰酸背胀,甚至旧伤处也会泛起不适。这种“未雨绸缪”的疼痛,其实与身体对气候变化的应激反应密切相…

    2025年9月24日
扫码关注

扫码关注微信

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
立即扫码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