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一阵阵秋风带来凉意,我们的身体也正式进入了需要精心呵护的秋冬季节。俗话说“秋冬进补,来年打虎”,但如何补得对、补得巧,却是一门学问。在众多养生食材中,山药以其平和温润的特性,成为无数养生人士的首选。那么,秋冬吃山药究竟有多好?它“健脾益肺”的美誉是名副其实吗?今天,谷医堂就带您一同深入探讨这味药食同源的宝藏食材。
一、 山药:自古被推崇的“滋补上品”
山药,看似平凡无奇,却在中医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山药能“益肾气,健脾胃,止泻痢,化痰涎,润皮毛”。这简短的几句话,概括了山药对脾、肺、肾三大系统的补益作用。在中医理论里,它性味甘平,不燥不热,能平补三焦,尤其擅长调理后天之本——脾胃。
二、 健脾益肺,并非虚名
1. 关于“健脾”:
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,负责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身体能够利用的精微物质。秋冬季节,人们食欲往往增强,但若脾胃功能虚弱,则无法有效运化,反而容易导致食积、腹胀或腹泻。
山药富含黏液蛋白和淀粉酶,这些成分对于养护胃黏膜、促进消化吸收大有裨益。从中医角度看,山药能“健脾”,正是因为它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,对于脾虚导致的食欲不振、疲倦乏力、大便稀溏等情况,有很好的改善作用。它就像一个温柔的修复师,慢慢滋养着我们疲惫的肠胃。
2. 关于“益肺”:
秋冬季气候干燥,燥邪易伤肺,导致口干、咽干、皮肤干,甚至引发干咳。肺主皮毛,肺气充足,皮肤才能得到滋润。
山药质地润泽,富含皂苷、黏液质,具有润滑、滋润的作用。它能通过补益脾土,间接滋养肺金(中医五行中,脾属土,肺属金,土能生金),从而增强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,帮助身体抵御燥邪,缓解秋燥带来的种种不适。对于秋冬季节常见的呼吸道问题,山药能起到润肺化痰、益气固表的支持作用。
三、 谷医堂推荐:三款山药暖心食谱
了解了山药的益处,如何将其融入日常饮食呢?谷医堂为您精选了三款简单易做的山药食谱,让养生变得美味又轻松。
1. 红枣山药粥 —— 温和滋养的早餐首选
功效: 此粥能健脾养胃,补气血,非常适合作为秋冬的早餐,为一天的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。
做法:
(1). 取铁棍山药一根,去皮切段;红枣几颗,去核。
(2). 将淘洗好的大米与山药、红枣一同放入锅中,加足量水。
(3).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,慢熬至粥体粘稠,米香和枣香四溢。
(4). 可根据喜好加入适量枸杞。
谷医堂点评: 这款粥品平和温润,老少咸宜,尤其适合脾胃虚弱、消化能力不佳的人群。
2. 清蒸铁棍山药 —— 最本真的原味滋补
功效: 最大限度地保留山药的营养成分和原汁原味,补益效果直接。
做法:
(1). 将铁棍山药洗净(可不去皮,皮部营养丰富),切成小段。
(2). 上蒸锅,大火蒸制20-30分钟,用筷子能轻松戳穿即可。
(3). 食用时可蘸取少量白糖或蜂蜜,风味更佳。
谷医堂点评: 这是最能体现山药“药性”的吃法。铁棍山药质地紧密,水分少,口感粉糯,药用价值更高。
3. 山药乌鸡汤 —— 秋冬进补的滋养汤品
功效: 乌鸡滋阴,山药补脾,枸杞明目,三者合一,能脾肺肾同补,增强体质。
做法:
(1). 乌鸡焯水备用;山药一根,去皮切滚刀块,注意防止手部过敏发痒。
(2). 将乌鸡、姜片放入砂锅,加水烧开,转文火慢炖1小时。
(3). 加入山药块和枸杞,继续炖煮30分钟至山药软烂。
(4). 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。
谷医堂点评: 这款汤品味道鲜美,营养全面,是家庭秋冬进补的理想选择,能有效帮助身体抵御寒冷。
四、 食用山药的温馨小提示
处理防过敏: 山药皮中的皂角素和黏液中的植物碱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发痒,处理时建议戴上手套。
适量为佳: 山药虽好,但含有大量淀粉,糖尿病患者或控制体重者需注意摄入量,并相应减少主食。
搭配有讲究: 山药忌与甘遂等同食,在服用特定制剂时请遵专业人士指导。
总而言之,山药“健脾益肺”的美誉是经过千百年来实践检验的。它就像一位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,润物无声。在这个秋冬,不妨将这颗“平价人参”请上您的餐桌。从一碗暖粥、一盅炖汤开始,感受传统食疗带来的温暖与力量。谷医堂,始终致力于将古老的中医智慧融入现代生活,愿与您一起,探寻更多健康养生的奥秘,守护您和家人的四季安康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谷医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news.jusekeji.com/yangsheng/yinshi/59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