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如何看三高根源?调理从本开始

在现代社会,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。许多人只关注指标控制,却忽视了根源调理。中医认为三高症虽表现不同,但根源均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。

中医理论中,三高症属于“痰”“湿”“瘀”“火”“毒”等范畴,其发病机制往往是“本虚标实”,以气虚及气阴两虚等为本,标实则集中在血瘀、气滞、痰湿等方面。 那么,中医如何看待三高根源?又该如何从本调理呢?

中医如何看三高根源?调理从本开始

 01 三高同源,异病同根

血压高在肝。中医认为肝主疏泄,调节气机。若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,气血运行失常,血压便容易升高。 此类人群常表现为头晕、头痛、面红目赤等症状,且情绪波动时尤为明显。

血糖高在肾。肾主藏精,为先天之本。若肾精亏虚,不能滋养脏腑,可致脾失运化,体内津液代谢紊乱,血糖就会升高。 典型表现包括口渴多饮、尿频量多等消渴症状。

血脂高在脾。脾主运化水谷精微,为后天之本。若脾失健运,水湿内停、聚而成痰,就会导致血脂升高。 患者常觉身体困重、胸闷、腹胀,舌苔厚腻。

02 三高根源,脏腑失调

肝脾肾三脏相互影响。三高问题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有密切联系。 例如,长期肝气郁结会横逆犯脾,导致脾虚运化失常;脾虚久之则伤肾,形成恶性循环。

本虚标实是核心病机。三高症的本质是本虚标实——以肝、脾、肾三脏虚弱为本,以气滞、痰浊、血瘀为标。 单纯降压、降糖、降脂只是治标,调理脏腑功能才是治本之策。

生活习惯是重要诱因。饮食重口味、熬夜成习惯、情绪波动大等各种因素均可导致“三高”。 特别是嗜好膏粱厚味是促成高脂血症的重要外因。

中医如何看三高根源?调理从本开始

 03 调理从本,五脏同调

情志调摄,平肝潜阳。肝喜条达而恶抑郁,保持心情愉悦对血压稳定至关重要。 谷医堂建议可练习八段锦“左右开弓似射雕”式,舒展肝胆之气。 饮食上可适量食用芹菜、菠菜等青色入肝之品,饮用菊槐茶以辅助降压。

健脾祛湿,化痰降浊。脾虚痰湿体质者,可用赤小豆、薏仁、芡实等煎煮茶饮,健脾利湿。 谷医堂推荐睡前顺时针摩腹100次,帮助脾运化湿浊。 经典方剂二陈汤也可燥湿化痰、理气和中。

补肾填精,滋阴降火。肾阴不足者,可通过食补调理,如山药、枸杞等食物有补肾填精之效。 谷医堂指出,适度运动能增强体质,对补肾同样有益。 对于阴虚火旺明显者,可在医师指导下参考知柏地黄汤等方剂滋阴降火。

 04 综合调理,治未病为先

饮食有节,谨和五味。预防三高需饮食有节,谨和五味。 谷医堂建议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糖分的食物。 多吃蔬菜水果,特别是一些对健脾利湿、化痰祛痰有帮助的食物,如白萝卜、紫菜等。

中医如何看三高根源?调理从本开始

规律运动,健脾化湿。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健脾化湿,促进代谢。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,以增强体质。 运动还能疏导气机,平稳情绪,对血压调节尤为有益。

起居有常,顺应四时。起居有常,劳逸结合是预防三高的重要措施。 应顺应四时变化,合理安排作息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 同时,保持环境干燥整洁,避免湿邪侵袭也很有必要。

中医调理三高强调整体观念,需找准根源,从调理脏腑入手。 三高调理是长期过程,需药物、饮食、运动、情志等多方面配合。

预防胜于治疗。通过调理肝、脾、肾三脏的功能,可有效改善“三高”症状。 谷医堂提醒,中医调理需个体化治疗,具体用药需遵医嘱。 唯有从本调理,方能实现长久健康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谷医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news.jusekeji.com/yangsheng/yinshi/6004.html

(0)
上一篇 2025年10月13日 17:22:40
下一篇 2025年10月13日 17:32:11

相关推荐

  • 大蒜的防癌传说是真的吗,吃大蒜的好处有哪些?

    大蒜在中国餐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除了其独特的味道,还被认为具有抗癌和杀菌的功效。然而,大蒜的抗癌效果是否真实,以及是否每个人都适合频繁食用大蒜,仍然存在一些疑问。 一、大蒜:科学…

    2023年9月15日
  • 减肥的人建议吃这些主食

    在追求健康与美的时代,减肥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的重要话题。然而,减肥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摒弃主食,而是应该选择那些既能满足营养需求,又不易导致体重增加的主食。以下是一些适合减肥人士食用的…

    2025年2月7日
  • 正糖名家:喝牛奶拉肚子怎么回事?

    牛奶,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,深受大众喜爱。然而,有些人在饮用牛奶后却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,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今天谷医堂谷方益元将为大家解析这一现象,帮助大家了解背后的原因,并给出…

    2024年3月12日
  • 气血不足喝什么补气血最好?日常调理饮品推荐!

    气血不足时,疲劳乏力、面色萎黄、手脚冰凉等问题常困扰日常生活。中医强调“药补不如食补”,而液态饮品更易吸收,能温和高效地补充能量。针对“喝什么最有效”,谷医堂精选5类中医经典配方,…

    2025年8月8日
  • 从成分到功效,全面解析蛋白粉

    你以为蛋白粉只是健身房的“增肌燃料”?真相是,这罐白色粉末里藏着从细胞修复到免疫防御的量子密码——不同的蛋白质结构、氨基酸配比、吸收曲线,正在以分子级精度重塑人体的能量生态。 乳清…

    2025年4月22日
  • 胃口不好吃得少?试试这款开胃方唤醒您的味蕾

    是否常常面对满桌佳肴却提不起兴趣?是否感觉饭量越来越小,身体也容易疲惫?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胃口不佳成了许多人的“难言之隐”。这不仅影响了我们享受美食的乐趣,更可能让身体无法获得…

    2025年9月24日
  • 每天一根香蕉,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?

    你以为香蕉只是廉价的能量棒?真相是,这根黄色果实正以精密调控的方式改写你的代谢剧本——从心肌细胞的电荷平衡到肠道菌群的暗号传递,每日一根香蕉的坚持,正在重塑身体内部的能量生态。 心…

    2025年4月21日
  • 秋季养肺以白为“贵”,这五种食物别错过!

    随着秋风的轻抚,我们迎来了收获的季节,也迎来了养生的黄金时期。在中医理论中,秋季与肺相应,是养肺的最佳时节。而白色食物在中医里往往与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它们能够滋阴润肺、清热去燥…

    2024年11月5日
  • 吃饭快和吃饭慢带给身体的变化

   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饮食习惯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。吃饭速度,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,实则对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。吃饭快与吃饭慢,这两种不同的进食习惯,会给身体带来截然不…

    2025年1月23日
  • 橘子,也是一味中药:探索其健康养生之道

    在五彩斑斓的水果世界中,橘子以其鲜亮的色泽、酸甜可口的味道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然而,除了作为日常水果的广泛食用外,橘子在中医理论中亦占有一席之地,被视为一味具有独特…

    2024年9月23日
扫码关注

扫码关注微信

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
立即扫码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