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后,空气湿度降低,昼夜温差增大,许多老年人开始出现口干咽燥、干咳少痰等不适症状,这往往是“秋燥”在作祟。谷医堂中医专家指出,秋燥最易损伤肺脏,而肺主呼吸,喜润恶燥,因此秋季养生的重点在于“润肺防燥,生津止咳”。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,能够有效帮助老人缓解秋燥咳嗽,安然度过这个“多事之秋”。
秋季的燥邪分为“温燥”与“凉燥”。初秋时节,暑热未完全消退,燥邪与热邪结合,易形成“温燥”,表现为干咳少痰、咽喉肿痛、口干舌燥。而进入深秋,寒气渐重,燥邪与寒邪结合,则形成“凉燥”,多见咳嗽、痰稀、鼻塞、咽干。谷医堂提醒,辨别咳嗽类型有助于更精准地进行饮食调理,但无论哪种,滋润肺脏、补充津液都是核心原则。
这些润肺食材,是秋季餐桌的“守护者”
针对秋燥咳嗽,谷医堂建议多采用性味甘平、具有滋阴润肺、生津止渴功效的食材进行调理。
1. 雪梨:润燥止咳的“明星”
雪梨性凉,味甘微酸,入肺、胃经,被誉为“百果之宗”,是缓解秋燥咳嗽的首选。它汁水丰盈,能有效清肺热、润肺燥、化痰止咳。对于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的情况尤为适宜。
推荐吃法:经典的冰糖炖雪梨是简单有效的食疗方。将雪梨去核,放入冰糖,隔水蒸熟,吃梨喝汤。此法能增强润燥止咳的功效,且经过炖煮后梨的寒性有所缓和,更适合老人脾胃。
2. 银耳与百合:滋阴润肺的“黄金搭档”
银耳(雪耳)性平,味甘,能滋阴润肺、益气清肠,其胶质富含膳食纤维。百合性微寒,味甘,能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。两者结合,润燥效果相得益彰。
推荐吃法:制作银耳百合羹。将泡发好的银耳与百合、枸杞、适量冰糖一同放入锅中,慢火熬煮至银耳软糯粘稠。这道甜品能由内而外地为身体补充水分和营养,滋润呼吸道。
3. 白萝卜:化痰消食的“家常宝”
白萝卜性凉,味辛甘,归肺、胃经,具有润肺化痰、消食化积的功效。对于秋季因燥热引起的咳嗽痰多、咽喉不适,或伴有食积腹胀的老人,是物美价廉的调理佳品。
推荐吃法:可以单独用白萝卜煮水喝,或者与排骨、生姜一同炖汤。白萝卜与生姜搭配,既能发挥润肺化痰之效,又能借助生姜的温性制约其部分凉性,使其更为平和。
谷医堂秋燥咳嗽食疗方
蜂蜜萝卜饮:取白萝卜切碎,用蜂蜜浸泡数小时后,滗出汤汁,用温开水稀释饮用。蜂蜜同样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,与白萝卜结合,口感清甜,对缓解燥咳十分有益。
百合杏仁粥:取粳米煮粥,待粥快熟时,加入洗净的百合和捣碎的甜杏仁,再煮片刻即可。此粥温和滋润,适合作为秋季平日的早餐或晚餐,能起到固护肺阴的长期效果。
谷医堂温馨提示:
1. 辨证食用:上述食材多偏凉润,对于深秋感受“凉燥”而咳嗽痰稀的老人,可在食疗方中适当加入几片生姜或陈皮,以平衡寒凉之性。
2. 避开辛辣:秋季饮食应尽量避免辛辣、油炸、烧烤等燥热伤阴的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薯片等,以免加重秋燥症状。
3. 充足饮水:确保老人每日有足够的饮水,温水是最好的选择。少量多次饮用,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。
应对老人秋燥咳嗽,饮食调理贵在“润”字。通过雪梨、银耳、百合、白萝卜等天然食材的巧妙搭配,我们可以在日常三餐中为长辈筑起一道抵御秋燥的防线。谷医堂始终秉承“药食同源,食疗养生”的智慧,希望这些温和有效的饮食方法,能帮助每一位老人润养肺金,缓解咳嗽,舒心惬意地享受金秋时光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谷医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news.jusekeji.com/yangsheng/yinshi/59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