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时节,许多老年人会感到格外怕冷,手脚冰凉,精神不振,这往往是中医所说的“阳气不足”的表现。随着年龄增长,人体阳气逐渐衰退,加上冬季寒气当令,更容易出现阳虚体寒的情况。谷医堂专家提醒,合理的饮食调理是帮助老人温补阳气、安然过冬的重要方式。
在中医理论中,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,具有温煦身体、抵御外邪的功能。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自然衰退,阳气本就相对薄弱,到了冬季,外界寒气旺盛,更容易损伤阳气,导致畏寒怕冷、腰膝酸软、夜尿频多、精神萎靡等一系列表现。因此,冬季养生的核心在于“藏”与“补”,即保护并补充体内的阳气。
通过饮食调理来补阳气,是安全且有效的方法。谷医堂建议,应选择性质温热、具有补益肾阳、健脾暖身作用的食物,并注意烹饪方式,以易于消化吸收为原则。
1. 羊肉:冬季温补首选
羊肉性温,味甘,是公认的补阳佳品。它富含优质蛋白和铁元素,能有效增强体力,改善血液循环,从而起到温中暖下、补益气血的作用。老人冬季可以适量喝一些羊肉汤,如当归生姜羊肉汤,有很好的温补效果。谷医堂提醒,炖煮羊肉时加入几片生姜、白萝卜,不仅可以去除膻味,还能增强温中散寒的功效。
2. 韭菜与核桃:补肾助阳的“好朋友”
韭菜又名“起阳草”,性温,有温中行气、补肾助阳的作用。核桃则性温味甘,能补肾固精、温肺定喘。两者结合,对于肾阳虚引起的怕冷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。可以用韭菜炒鸡蛋,或用核桃仁熬粥,都是适合老人的美味食疗方。
3. 桂圆与红枣:补益心脾,滋养气血
气血充足是身体温暖的另一个基础。桂圆和红枣都是性温味甘的食材,能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。对于气血两虚、面色苍白、畏寒肢冷的老人,经常用桂圆、红枣泡水或熬粥喝,能够有效改善身体状况,让身体由内而外温暖起来。
4. 生姜与肉桂:厨房里的“暖身宝”
生姜发散风寒、温中止呕;肉桂补火助阳、散寒止痛。在日常烹饪中多加入生姜,或是在热饮中撒上一点肉桂粉,都能起到很好的温通经脉、驱散寒邪的作用。早晨用几片生姜泡水喝,有助于激发一天的阳气。
谷医堂养生小贴士
除了针对性进食温补食材,冬季饮食还需注意以下几点:
避免生冷寒凉:冬季应尽量减少生冷瓜果、冷饮、凉拌菜的摄入,以免损伤脾阳。
饮食宜温软:食物应温热,质地软烂,以减轻脾胃负担,利于营养吸收。
适时适量:进补需循序渐进,不可过于燥热或滋腻,避免“虚不受补”。
冬季为老人补足阳气,关乎着整个冬日的健康与舒适。通过科学的饮食搭配,选择合适的温性食物,能有效帮助老人改善怕冷体质,提升御寒能力,温暖度过寒冬。谷医堂始终倡导“药食同源”的养生理念,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通过日常的暖心膳食,滋养身体,守护阳气,安享健康晚年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谷医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news.jusekeji.com/yangsheng/yinshi/58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