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眠应该艾灸哪个部位最好,失眠艾灸穴位图解

失眠,是一个关于人们健康上最流行的话题,特别是生活压力大,失眠就成了许多人的常态。在如今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、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、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。从而引起人的疲劳感,不安、全身不适、无精打采、反应迟缓、头痛、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,是现在经常面临的症状之一。

因为长期失眠,会导致记忆力明显下降,神经元细胞会营养不良、萎缩,乃至凋亡,失眠还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直接联系。睡眠不足耗伤阴液,长时间地耗阴,就会阴阳失衡,阳不入阴,从而导致失眠。

失眠应该艾灸哪个部位最好,失眠艾灸穴位图解

失眠的三种类型

气郁化火型

症状:不寐多梦,甚则彻夜不眠,急躁易怒,伴头晕头胀,目赤耳鸣,口干而苦,不思饮食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。经常心情烦躁是因为体内肝气郁结,气有余便是火,气郁化火,扰乱心神,阳气被排斥于外,就无法入阴了。

痰热扰心型

症状:心烦失眠,胸闷腹胀,泛恶嗳气,伴口苦,头重,目眩等。痰火扰动心神,心神不安,故心烦失眠。

心肾不交型

症状:心烦失眠,入睡困难,心悸多梦,伴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,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咽干少津,男子遗精,女子月经不调等。心肾不交,水火不济,心神失养,神不安宁,导致心烦失眠等症状。

失眠应该艾灸哪个部位最好,失眠艾灸穴位图解

失眠的四个原因

饮食不节:暴饮暴食,宿食停滞,脾胃受损,酿生痰热,痰热上扰,胃气失和,而不得安眠。

情志失常:喜怒哀乐等情志极端均可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,而导致失眠的发生。

劳逸失调:劳倦太过则伤脾,过逸少动亦致脾气虚弱,运化不健,气血生化乏源,不能上奉于心,以致心神失养而失眠。

病后体虚:久病血虚,年迈血少,引起心血不足,神失所养。

我们前面说到失眠是因为阳不入阴,道理很简单,引阳入阴,可以调理好失眠!因灸火的温和热力通过经络的传导,可达到温和气血、扶正祛邪、调病防病、养生保健的目的。所以,艾灸有养心安神的作用。那么,调理失眠,要艾灸哪些穴位呢?

1、安眠穴。安眠穴是经外穴。它位于项部,在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,取穴时,采用俯卧位或侧伏位都可以。安眠穴起到镇静和助眠的作用。这个穴位除了用艾灸,也能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。

失眠应该艾灸哪个部位最好,失眠艾灸穴位图解

2、神门穴。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,位于腕部,腕掌侧横纹内侧端,内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神门穴主治心病,比如心痛心烦,惊悸怔忡,失眠健忘等症状,具有安定心神、泻心火的功效。和安眠穴一样,我们晚上睡觉前可以用左右手互相按揉,也有利于睡眠。

失眠应该艾灸哪个部位最好,失眠艾灸穴位图解

3、涌泉穴。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,位于足前部凹陷处,第2、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。取穴时,可采用正坐、仰卧,或者跷足的姿势。涌泉穴能够使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,起到引火下行,滋补肾精的作用,可以缓解治疗神经衰弱、精力减退。

失眠应该艾灸哪个部位最好,失眠艾灸穴位图解

这些穴位适合用艾条温和灸,每天灸1~2次,每个穴位每次灸20分钟左右即可,在休息前艾灸最适合。除了这三个穴位之外,艾灸大椎穴和百会穴也是对失眠有帮助的。和失眠对应的症状是睡不醒。很多人嗜睡,睡不醒,不精神。艾灸这些穴位也都能起到调理的效果,因为艾灸是双向调节,最终能够让身体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。多锻炼身体,提高身体素质,养成好的生活习惯;平时正确使用艾灸调理,相互搭配调养,这样才能拥有好的睡眠~

原创文章,作者:谷医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news.jusekeji.com/yangsheng/zhongyi/1622.html

(0)
上一篇 2023年12月28日 10:28:25
下一篇 2024年1月5日 11:32:14

相关推荐

  • 十人九脾虚,为什么这么多人脾虚?

    在中医理论中,“脾虚”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概念,它指的是脾脏功能虚弱,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,气血生成不足等一系列身体问题。常说“十人九脾虚”,这并非夸张之词,而是反映了现代生活中脾虚…

    2024年8月5日
  • 中医小妙招大作用:6个日常中医妙招处理身体小毛病

    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小毛病,这些小问题虽然不严重,但也可能让我们感到不适。下面,我将介绍七个小妙招,帮助你巧妙地处理身体的小问题。 1、吹大拇指缓解紧张: 当你感到紧张…

    2023年10月8日
  • 缓解痛经的中医按摩法,痛经中医按摩手法!

    痛经是许多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,有时候疼痛会让人不堪重负。一些女性习惯于携带止痛药来应对这一问题,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。中医专家指出,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,可以有效…

    2023年10月11日
  • 立秋时节该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?

    立秋,作为秋季的开始,标志着气温逐渐下降,空气湿度减少,同时也带来了季节变换时特有的气候特点。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而言,这个季节往往意味着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。过敏性鼻炎,又称变应性鼻…

    2024年8月12日
  • 古代针灸用具是什么针,古代针灸用具多少针

   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在古代,针灸用具经历了从石制针到骨针,再到金属针的发展过程。同时,针灸用具的数量也随着医学理论和技术的演进而发生变化。本文将…

    2023年10月28日
  • 古人说“冬不坐石,夏不坐木”,其中是何道理?

  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充满智慧的谚语或俗语。这些语言不仅富含哲理,而且往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其中,“冬不坐石,夏不坐木”便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老谚语。那么,这…

    2024年5月24日
  • 手掌出手汗是怎么回事,如何缓解手心出汗?

    手心出汗,也被称为多汗症或手汗症,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,但它有时可能引发不适和尴尬汗腺的分泌是由交感神经所控制的,而手汗症可以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引发,例如紧张、兴奋、压力…

    2023年9月15日
  • 养蚕的桑叶就是桑葚叶吗?

    在中医药学和蚕桑文化中,桑叶和桑葚都是广为人知的重要元素。然而,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,尤其是关于养蚕的桑叶是否就是桑葚叶的问题,许多人可能存在一定的疑惑。今天谷医堂谷方益元将为大家…

    2024年4月4日
  • 中医五术是指哪五术?

    中医五术,是中国传统道学系统的重要分类,包括山、医、命、相、卜五类。这五术的说法来源于经典著作《易经》,通过五术可以强身健体、治病、预测未来、推演事物变化,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。…

    2024年5月22日
  • 中医理疗项目包括哪些,传统六项中医理疗详解

    中医理疗,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一部分,注重通过自然的物理手段来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,改善健康状况。这一古老的疗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,它融合了中医学的理论、哲学和实践,通过特殊的技术和方…

    2023年9月22日
扫码关注

扫码关注微信

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
立即扫码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