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冬季的脚步日益临近,寒潮和降温天气频繁来袭,低温环境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不小的挑战。其中,冻伤作为一种由寒冷引起的组织损伤,尤其值得警惕。在寒冷的冬季,无论是户外工作者还是普通居民,都应采取有效措施,预防冻伤的发生,确保身体健康。
一、了解冻伤的类型与危害
冻伤通常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性冻伤两种类型。局部冻伤常见于手指、脚趾、耳朵、鼻尖等暴露部位,表现为皮肤红肿、疼痛、麻木甚至坏死。全身性冻伤则更为严重,多发生在极端寒冷环境下,可能导致体温过低、意识丧失乃至生命危险。
二、冬季防冻伤的小贴士
-
加强保暖:在寒冷天气中,穿戴保暖衣物是关键。选择质地柔软、保暖性好的衣物,如羽绒服、羊毛衫等。同时,佩戴帽子、手套、围巾和口罩,以减少暴露部位的热量流失。
-
保持干燥:湿冷环境会加速热量的散失,因此保持衣物和身体的干燥至关重要。雨雪天气外出时,记得携带防水外套和雨靴,避免湿气侵入。
-
适度活动:在寒冷环境中,适度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身体产生热量。但应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出汗,因为汗液蒸发会带走大量热量,反而增加冻伤风险。
-
使用护肤产品:在暴露部位涂抹含有凡士林或甘油等成分的护肤品,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,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,提高皮肤的耐寒能力。
-
关注天气预报: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了解降温和寒潮信息,提前做好防寒准备。在极端寒冷天气下,尽量减少外出,特别是老人、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。
三、冻伤的应急处理
如果不幸发生冻伤,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:
-
脱离寒冷环境:迅速将冻伤部位移至温暖处,但避免使用火烤或热水直接加热,以防加重组织损伤。
-
缓慢复温:使用温水(约40℃)缓慢复温,切勿使用搓揉等方式加速复温,以免损伤皮肤。
-
保持干燥:复温后,用干净、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冻伤部位,避免摩擦导致皮肤破损。
-
就医治疗:对于严重冻伤,如皮肤颜色发黑、失去知觉或伴有疼痛加剧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,接受专业治疗。
冬季是享受自然美景和温馨家庭时光的好时节,但寒冷天气带来的健康威胁也不容忽视。通过加强保暖、保持干燥、适度活动、使用护肤产品和关注天气预报等措施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谷医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news.jusekeji.com/yangsheng/416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