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寒潮、降温天气随时来袭,谨防冻伤

随着冬季的脚步日益临近,寒潮和降温天气频繁来袭,低温环境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不小的挑战。其中,冻伤作为一种由寒冷引起的组织损伤,尤其值得警惕。在寒冷的冬季,无论是户外工作者还是普通居民,都应采取有效措施,预防冻伤的发生,确保身体健康。

冬季寒潮、降温天气随时来袭,谨防冻伤

一、了解冻伤的类型与危害

冻伤通常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性冻伤两种类型。局部冻伤常见于手指、脚趾、耳朵、鼻尖等暴露部位,表现为皮肤红肿、疼痛、麻木甚至坏死。全身性冻伤则更为严重,多发生在极端寒冷环境下,可能导致体温过低、意识丧失乃至生命危险。

二、冬季防冻伤的小贴士

  1. 加强保暖:在寒冷天气中,穿戴保暖衣物是关键。选择质地柔软、保暖性好的衣物,如羽绒服、羊毛衫等。同时,佩戴帽子、手套、围巾和口罩,以减少暴露部位的热量流失。

  2. 保持干燥:湿冷环境会加速热量的散失,因此保持衣物和身体的干燥至关重要。雨雪天气外出时,记得携带防水外套和雨靴,避免湿气侵入。

  3. 适度活动:在寒冷环境中,适度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身体产生热量。但应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出汗,因为汗液蒸发会带走大量热量,反而增加冻伤风险。

  4. 使用护肤产品:在暴露部位涂抹含有凡士林或甘油等成分的护肤品,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,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,提高皮肤的耐寒能力。

  5. 关注天气预报: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了解降温和寒潮信息,提前做好防寒准备。在极端寒冷天气下,尽量减少外出,特别是老人、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。

三、冻伤的应急处理

如果不幸发生冻伤,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:

  1. 脱离寒冷环境:迅速将冻伤部位移至温暖处,但避免使用火烤或热水直接加热,以防加重组织损伤。

  2. 缓慢复温:使用温水(约40℃)缓慢复温,切勿使用搓揉等方式加速复温,以免损伤皮肤。

  3. 保持干燥:复温后,用干净、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冻伤部位,避免摩擦导致皮肤破损。

  4. 就医治疗:对于严重冻伤,如皮肤颜色发黑、失去知觉或伴有疼痛加剧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,接受专业治疗。

冬季是享受自然美景和温馨家庭时光的好时节,但寒冷天气带来的健康威胁也不容忽视。通过加强保暖、保持干燥、适度活动、使用护肤产品和关注天气预报等措施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谷医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news.jusekeji.com/yangsheng/4168.html

(0)
上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10:52:27
下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10:55:07

相关推荐

  • 牛奶早上喝好,还是晚上喝好?

    在营养学界,牛奶一直被誉为“白色血液”,因其富含优质蛋白质、钙质以及多种维生素,成为许多人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关于牛奶的最佳饮用时机,却存在着不小的争议:是早上喝能更好…

    2024年11月11日
  • 皮肤差的女人,常吃以下3种水果,美白嫩肤,越吃皮肤越细

    在追求美丽与健康的道路上,皮肤的状态往往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。不良的生活习惯、环境污染、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皮肤质量下降,出现暗沉、粗糙、细纹等问题。幸运的是,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…

    2024年8月8日
  • 牛奶和豆浆哪个营养价值高,牛奶与豆浆哪个更好?

   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,因此选择营养丰富、低热量的饮品成为了很多人的追求。而在这个市场上,豆浆和牛奶是两大最受欢迎的选择。在选择牛奶还是豆浆时,有一些关键因素需要考虑,包括个人的…

    2023年9月25日
  • 气血不足显老?补气血明星食材盘点

    气血充盈是年轻态的根基。中医认为“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”,气血不足直接导致面色萎黄或苍白、皮肤干燥松弛、眼袋浮肿、头发枯槁、精神萎靡等早衰征象。谷医堂结合传统药食智慧与现代营养学…

    2025年7月28日
  • 8种生理性厌恶的表现

    人类进化出厌恶感,本是为了避开腐烂食物、有毒物质和病原体,但有些生理反应总让人困惑——为什么有人见不得密集孔洞?为何听到指甲刮黑板会汗毛倒竖?这些看似“矫情”的生理性厌恶,实则是身…

    2025年4月9日
  • 常年戴耳机会影响听力健康吗?

   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耳机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无论是通勤路上的音乐陪伴,还是工作学习时的专注辅助,耳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。然而,常年戴耳机是否真的会导致听力下降,…

    2025年1月9日
  • 皮肤干燥可以喝水来缓解吗?

    你以为皮肤是座蓄水池,灌满水就能水润透亮?真相是,角质层的保湿系统远比喝水复杂——从“砖墙结构”的精密锁水到脂质屏障的动态防御,皮肤干燥的背后,是一场由内而外的系统性脱水危机。 皮…

    2025年4月25日
  • 喝酒“上脸”是能喝的表现吗?

    在中国文化中,饮酒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。在亲朋好友聚会或商务宴请中,总少不了酒的陪伴。然而,在饮酒过程中,有些人会出现脸部发红的现象,俗称“上脸”。这一现象往往被误解为酒量大、能喝…

    2025年2月14日
  • 中医眼中的催屎食物:自然调理,肠道无忧

   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,食物不仅仅是营养的来源,更是调理身体、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。针对便秘这一常见问题,中医推荐了一系列催屎食物,通过自然的方式促进肠道蠕动,帮助身体排毒。以下是一些中…

    2024年11月26日
  • 这些食材不焯水很危险

    食材处理中的一道简单工序,可能是健康与隐患的分水岭。那些被忽略的焯水步骤,如同拆解食物自带的“危险包裹”——有些食材的潜在风险,远比想象中更致命。 草酸陷阱:绿叶菜的隐秘威胁 菠菜…

    2025年4月7日
扫码关注

扫码关注微信

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
立即扫码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